650轧机_

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本身不具有自位性,轧辊发生 弯辊时,轴承受力不均匀,轴承边部承受极大的 力,轴承极易损坏,这里采用以下设计解决。润 滑方式选用脂润滑。
轧辊轴承的主要类型是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。轧辊轴承的径向尺寸受 到轧辊辊颈的尺寸约束,而轧辊辊颈径向尺寸一般不大,而轧制压力 却很大,常用的单列滚动轴承没办法承受,因此,轧辊的滚动轴承采用 多列滚子轴承,应用最多的是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。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既能承受径向压力,也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压力, 而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力,因此还需要与承受轴向力的角 接触球轴承或深沟球轴承配合使用。本轧钢机为四辊冷轧机,由于轧 制力较大,轴向力较小,故采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承受轧制力,并采 用深沟单列球轴承承受轴向力。具体参数见下表。
电动压下部分,双电机驱动,电机通过两级蜗轮蜗杆驱动压下 螺丝压下,两边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断开,以实现同步、异步 压下功能。
当轧辊间没有轧件时,由于上轧辊及其轴承座的重力作用,在轴承座与压下螺丝之间、压下螺丝 与螺母的螺纹之间均会存在间隙,当轧件咬入轧辊时,会产生冲击。因此轧机均设置了上轧辊平 衡装置,以上轴承座紧贴压下螺丝端部并消除螺纹之间的间隙。此外,平衡装置有抬升上辊的作 用。
考虑到轧辊淬硬层厚度,轧辊的报废尺寸为:工作辊170mm,支承辊430mm。
• 3.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,轧件变形均匀,表面上的质量 满足要求,性能符合规定标准,通常在冷轧最后道次, 采用较小的压下率。
• 另外,本轧机所轧材料为4A60铝(以下用Al表示) 和B2F。对冷轧复合板而言,当铝板厚度为0.23mm 在压下量约2%时,钢板表面硬化层开始破碎 随着 压下量的增加 硬化层破裂宽度增大 当压下量为 30%时,复合板实现初始结合.压下量为50%时,复 合板达到了稳定结合。最终确定压下规程见下表。
双金属复合轧制,与单金属轧制有所 不同,为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,此处 并没有应用M.D.Stone方法,而是参考 王铭宗等学者关于双金属轧制相关轧 制实验得到的公式进行计算。根据相 关实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这种方法得到的轧 制力精度是比较高的。
• 5.1咬入条件校核 • 5.2轧辊强度校核 • 5.3轧机机架强度校核
进入新世纪以来,人类在科学技术发面的突飞猛进,人类 在航空航天,电子工业,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进步,对材料提出 了更高更严格的性能要求,一些传统的单一材料已经不能够满足 这些要求,因此,将多种不同的金属通过热轧、冷轧、粉末轧 制、扩散焊接等方法复合,得到单一金属材料所不具有物理、 化学以及力学性能,诸如高强度、高比刚度、耐腐蚀等。金属 复合材料是由了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进行分层复合形成的一类 复合板材。金属复合板材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,大范围的应用 于航空,船舶,重工,电气等领域。目前人们推广及发展了多 种复合加工技术,包括热轧复合、冷轧复合、爆炸复合、熔合 法、粉末轧制复合、扩散焊接技术等。
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是:(a)调整轧辊 水平位置,即调整辊缝,以保证轧件按给 定的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;(b) 调整轧线高度,使轧辊辊缝严格保证在轧 线水平上对中;(c)调整轧辊轴向位置, 以保证轧辊在机座中对中及保证有槽轧辊 对准孔型;(d)板带轧机的辊形要求。
压下机构可分为手动、电动、电-液和全液压压下机 构。本轧机使用电-液压下作为压下调整装置。电动 压下快速压下或抬升,液压压下精调辊缝以及轧制 时快速响应。下图为液压压下部分。
轧机的平衡装置主要有弹簧式、重锤式和液压式三种主要类型,此处采取了液压平衡装置,如图。
采用液压弯辊快速调整辊型,控制板形的方法是一种板形快速调节 方法,这种方法在冷轧带钢轧机上应用十分广泛。液压弯辊方法有 弯曲工作辊和弯曲支承辊。宽板轧机工作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细长,其刚度 远小于支承辊,故弯曲工作辊比弯曲支承辊灵敏,但只能影响边部 的板形。因此,对于宽板轧机,采用弯曲支承辊方法比较好;对于 窄板轧机,采用弯曲工作辊方法比较好[8]。本轧机为窄板轧机,故 采用弯曲工作辊方法。
•3.1轧辊基本信息参数 •3.2轧辊材料 •3.3轧辊轴承 •3.4轧辊调整装置
轧辊的基本参数是:轧辊的名义直径D,辊身长度L,辊颈直径d以及辊颈长度l。板带轧机轧辊 的主要尺寸是辊身长度L(以L为公称尺寸)和直径D。一般辊身长度L=bmaxa1,即比轧制钢板最 大宽度bmax还要长一个a1值。当钢板bmax=400—1200mm时,a1≈100mm。对于四辊轧机,为减少 轧制力,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些,但工作辊的最小直径受着辊颈和轴头扭转强度和咬入条件
通过MATLAB计算出各值,见下表。计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节末。
的限制。四辊轧机的辊身长度确定后,可根据下表确定工作辊直径D1和支承辊直径D2。已知工 作辊辊身长为650mm,由上述确定工作辊直径D1为190mm,支承辊直径D2为460m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