轧钢工艺_

飞轮:轧制时,冲击负荷作用下,系统减速,负载的一部 分有飞轮放出储存的动能来克服。轧件轧出后(空载), 负载突减,主电机带动飞轮加速,飞轮储存能量。
目的:降低轧制时主电机尖峰负荷,增加空载时的主电机 负荷,从而使负荷均匀化。
工作机座(1)机架:在其窗口内安装轧辊的轴承 (2)轧辊:轧件在其间被轧制(压缩变形) (3)轧辊轴承:用于轧辊的支承和定位 (4)轧辊调整装置及上辊平衡装置:前者用于调整轧辊间的距离,后者用来消除上轴承 座与压下系统间的间隙 (5)导位装置:用来使轧件依规定的位置、方向和状态准确进出孔型
(1)连铸坯连续铸轧直接将金属熔体“轧制”成半成品带坯 或成品带材的工艺称为连续铸轧。这种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其 结晶器为两个带水冷系统的旋转铸轧辊,熔体在其辊缝间完 成凝固和热轧两个过程,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(2—3s)完成的。
直接轧制即“连铸一切断一加热或补热一轧制”方式的组 合。连铸坯拉出铸机后切断成定尺,在线的进行铸坯的均热 或边部补偿加热后进入轧机,连铸与轧制在同一作业线上, 但不是同步轧制。
(1)粗略地介绍轧钢机的发展历史,并粗略地介绍轧钢机的基 本工作原理; (2)简要介绍轧钢工艺及产品,使同学们能从感性上了解 轧钢生产的全部过程及基本的产品; (3)简明讲解轧钢机的分类
(5)轧钢机的标称方法 (6)轧钢机的新发展 重点掌握:轧钢机分类方法;主机列及工作机座组成及各 部分作用; 难点内容:轧钢机新技术,要求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可, 后面详述。
(10)薄(中厚)板坯连铸连轧。被认为是当今最成功的技术。 1989年在美国纽柯克劳福兹维尔厂采用西马克的CSP技术建成第 一条生产线mm厚的薄板坯,经直通式隧道炉 均温后,立即进入精轧机轧成2.5~12.7mm的带钢。与传统热带钢 轧机相比:1)建设费用省20~34%;2)降低能耗70~80%;3) 生产周期短,可大幅度降低流动资金占有量;4)吨钢成本下降80~ 100美元;5)经济规模在80~200万吨,很适合日益兴起的短流 程小钢厂采用。 (11)其他:德马克ISP连铸机,铸出60~80mm有液芯的铸坯, 由紧靠连铸机的3个机架液芯铸轧成13~30mm厚带坯,经感应加 热和卷取炉保温后送至精轧机轧成带。 达涅利的FTSR连铸机铸出50~75mm的带坯,切成定尺,经横向 移动板坯的步进式均热炉均温加热后,送往精轧机轧制。 蒂平斯的TSP连铸机铸出100~125mm的板坯,经剪切在常规的加 热炉中均热,然后在炉卷轧机上轧制。 曼内斯曼和美国Chaparral开发的UHTS连铸成90mm厚板坯,经感 应加热后在大压下行星轧机上轧成2mm带钢,然后在4辊精轧上轧 成0.7mm带钢。
(5)涂镀层生产技术的发展 最有成效的涂镀层生产有热镀锌、热镀锌铝、热镀铝锌及锌 铁合金,电镀锌、电镀锌镍,有机涂层板、减震板,电镀锡、 低镍镀锡、电镀铬,热镀铝、热镀铅铝等。 除了热镀、电镀,已开始气相镀。气相镀不受镀层金属限制, 而且复层、合金化容易。
(1)连铸坯直接热装 可逆式步进冷床的成功开发,可做到灵活调节连铸坯的生产 和供应,使用这种冷床,可补偿短暂的轧制中断(如换辊)。 当轧机继续工作后,冷床上存储的连铸坯与直接从连铸机拉 出的连铸坯一起更具需要送入加热炉。当停机时间过长或轧 机生产效率较低时,不需要的连铸坯可通过冷床输出、储存。
卷板箱(热卷箱):设在热带轧机粗轧与精轧之间,将 粗轧轧出的带坯卷成卷,减少了带坯散热面积,调换了带坯 头尾。由此减少温降,头尾温差,在20度左右,无须升速轧 制,从而精轧机组电机功率减少,能耗下降。
(8)卷取机:改进有助卷辊、液压伸缩等控制,卷筒多级 涨缩,以避免头尾压痕和迅速建立稳定的卷取张力和方便 卸卷。 (9)无头轧制:20世纪90年代始于日本千叶。将粗轧后的 带坯在中间辊道上焊合起来,并连续不断地通过精轧机组轧 制。效果:1)带坯在精轧机轧制只穿一次带,头部废品减 少,产品质量大幅度的提升;2)减少带钢头部穿带难度,缓和 穿带速度限制,从而能够轧制更薄的带钢;3)带钢全长在 同一速度下轧制,终轧和卷取温度均匀,力学性能也均匀; 4)减少精轧机轧制薄带钢甩尾、叠轧等操作故障,提高金 属收得率和作业率。
(2)钢板轧机 用辊身长度标称,因为与能够轧制的钢板的最大宽度有关。 例: φ100/φ400×500四辊可逆冷轧板带轧机 1700二辊可逆/1700四辊可逆/1700×2四辊轧机/1700×7四辊连轧热带钢轧机 (3)钢管轧机 用其所轧钢管最大外径来标称。 例:400轧管机组
1.7 轧钢机和技术新发展 1.7.1 我国政府颁布的淘汰技术 2005年7月8日,中国国家发改委颁布的《钢铁产业发 展政策》第十七条:叠轧薄板轧机、普钢初轧机及开坯用 中型轧机、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、复二重式线材轧机、横 列式小型轧机、热轧窄带钢轧机、直径76mm以下热轧无 缝管机组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。
1.3.2 按结构分类:根据轧辊在机座中的布置形式 1.3.2.1轧辊水平布置 (1)二辊式轧钢机
轧钢生产:将钢锭或连铸坯轧制成钢材的过程。 工艺流程:轧钢生产的全部过程要经过多种工序,这些工序按顺 序的排列。 基本工序:坯料准备、坯料加热、钢的轧制、精整。 钢材:一种具备了一定品质衡量准则(尺寸、形状、性能), 并可直接供社会使用的产品。 国际习惯划分: 长材:铁道用钢材、型钢、棒材、钢筋、盘条等 扁平材(即钢板):厚度与宽度、长度比相差较大的平板 管材:两端开口并具中空断面,长度与周边比较大的钢材
(6)控制轧制:适当控制加热温度、轧制温度、变形条件, 使钢材具有所需要的金相组织和较好的力学性能,从而使有 些品种可取消轧后的常化和调制处理,简化生产的基本工艺。要求 轧机具有大的刚度和能力。控制终轧温度是经过控制带钢入 口温度和机架间冷却水,目前控制精度达15K。
控制冷却:控制热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以改善钢材组 织提高钢材性能。热带钢轧机上,上表面通过层流冷却,钢 板下表面通过采用喷雾冷却和喷水冷却。为保证钢板内在质 量,带钢卷取温度精度控制要很严,现达到15K。 (7)卷板箱和保温罩
标称内容:(1)产品类别(2)辊身尺寸(3)轧辊数目 (4)轧机台数(5)轧机布置(6)轧机工作制度
(1)钢坯和型钢轧机: 用轧辊名义直径标称。因为它与能够轧制的最大断面尺寸有关。 如果在一个轧钢车间中装有若干列或有若干架轧机时,则以最后一架精轧机的轧辊 名义直径作为轧钢机的标称。 例:1150二辊可逆初轧机 800三辊可逆/760×2三辊/650二辊两列横列式大型型钢轧机
(1)酸洗-冷轧联合 串列式轧机和连续酸洗线直接连接,将传统分开放置的机 组连接成一个联合机组,能力匹配,因而很快得到推广。 由于连续退火线生产能力比串列式轧机低得多,一般不联 合。
(2)连续退火 20世纪70年代后期,日本开发了能生产深冲板的连续退火 技术,迅速推广,到1995年全世界达54套。连续退火技术 持续不断的发展,带钢在炉内一次冷却技术、带钢炉内控制技术、 板形控制技术、在线检测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。
1.2.1. 定义 狭义定义:轧制钢材的机械设备。它使轧件在旋转的轧辊间产生塑 性变形,轧出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钢材。即主要设备——主机列。 (厚板、中板、薄板、轨梁、槽钢、角钢、螺纹钢筋、线材等) 广义定义:用于轧制钢材生产的基本工艺全部所需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 的成套机组。包括轧制,运输、翻钢、冷却、剪切、矫直等设备。
1.2.2. 组成: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 主要设备:主机列。包括工作机座(机架、轴承、调整装置、导
卫)、传动装置(齿轮、减速机、连轴节)和主电机。 辅助设备:主机列之外的其它设备。车间的自动化程度越高,重量 所占的比例越大。(是主要设备重量的3~4倍)
1.3.1 轧钢机按用途分类:可直观显现轧机的主要性能参 数和所生产的产品形状、尺寸。
20世纪80年代以来,大型轨梁轧机的重要新技术之一就是 近终形连铸坯的采用,将连铸设备与轧制设备紧凑布置, 缩短生产流程,省去大型开坯机,减少设备数量,降低成 本。SMS公司的生产方法称为紧凑式钢梁生产法(CBP)。 该方法,比普通连铸坯,生产效率提高10%以上,成本降 低2%;比轧钢坯效率提高8-10%,降低能耗30%。 (3)柔性轧制设备的开发 柔性轧制:用一套轧制设备可生产不一样尺寸规格、不同断面 形状、不同钢种材料、不同性能等级的多种产品。 世界上已投产了多种具有柔性轧制能力的新型型钢连轧机组。 开发出以下柔性轧制新技术:H型钢自由尺寸轧制,延伸道 次的无孔型轧制,多辊万能孔型轧制等。
4)定宽压力机 (3)宽度自动控制(AWC):根据设在精轧机前后的测宽仪、 温度计、立辊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参数,及时、动态地调 整立辊宽度,以求得减小轧件全长上的宽度偏差。目前 5mm以下。
(4)厚度液压控制(AGC): 板材轧机采用液压压下来提高板厚精度的技术。近20 年主要是通过完善的检测装置和采用新的控制技术来提高 来提高精度水平。目前,新建的热带钢轧机都采用了长行 程的液压缸代替原来笨重的电动压下机构。由于液压压下 具有可变刚度的功能,机架牌坊的立柱断面也可减少,设 备重量非常大程度上减轻。目前精度达30微米。 (5)板形控制:板形控制主要是通过变更轧辊凸度来控制。 为了增大轧辊凸度调整效果,开发了多种新型轧机。主要 有三种:1)横移工作辊:HC、CVC轧机;2)三菱重工及 新日铁开发的PC轧机,通过调整工作辊交叉角来形成不同 凸度辊缝;3)石川岛播磨开发的,在支撑辊中间设置液压 油腔,在其中注入高压油从而调整支撑辊凸度的VC轧机。
20世纪70年代后期,奥地利艾伯纳公司开发出强对流全氢 退火炉,80年代初德国罗意公司开发出高频率全氢退火炉。 优点:生产效率提高约1倍,产品深冲性能好,表面光 洁,很适合生产规模不大,品种多、批量小的冷轧带卷。 迅速推广,90年代,建成1000多座。
1)广泛使用液压弯辊技术 2)改善了工艺润滑剂性能及其控制手段,润滑剂能沿辊身 长度分成几十个段并分别控制流量喷撒。 3)使用板形仪及灵敏的液压系统,板形仪能准确地测板形 4)采用轧辊倾斜自动调整系统 5)研制出一批能有效控制板形的新型轧机。